5月8日,由中建路桥团委组织、四公司党委承办的“青年建功新时代,红色精神永传承”团员青年主题教育活动在四公司林州迎宾大桥项目部启动,本次活动包括三个场点,先是来到四公司林州迎宾大桥施工现场参观,然后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学习,最后攀登了红旗渠风景区。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心中升起红太阳,千军万马战太行,毛泽东思想来统帅,定叫山河换新装……”这是电影纪录片《红旗渠》的主题曲,在这首歌曲里,我感觉到了一种决心、一种精神。
在红旗渠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当年修渠民工用过的铁锤、铁钻和提灯等物品。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记载着4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其中特别让人感叹的是那幅当年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带领群众扛着铁镐走在修渠大军前列的照片。一个个历史片段让我们为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的英雄气概所倾倒,更让我们为从中体现出来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
在红旗渠风景区,我们亲身感受了红旗渠修建时的艰难,和修成后的伟大。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我们沿着红旗渠一路向上,来到最著名的“青年洞”,在“青年洞”三个字的旁边悬挂着一幅党旗,这里每年都会有无数的新党员来此宣誓,也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旁边的山崖上是李先念题的两个字“山碑”。在这里,我们重温了入团誓词,我回想起了刚刚入团时还是一名小小少年,现在已长大成人,但誓言没有忘,“我志愿加入中国公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定,履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在这里,我们亲眼看见了被劈开的太行山。勤劳的林县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超然心态,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红旗渠”精神,逢山凿洞、遇河架桥,改变了林县面貌,创造人间一大奇迹。
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看到了红旗渠就会使人重拾记忆,忆起那个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红旗渠精神将会引领我们战胜困难,鼓舞斗志,走向胜利。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
(张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