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发布日期:2021-12-31
【字体:打印

  曾经奶奶常说:“孩子啊,要好好学习,多读书!学到东西是自己的,谁也抢不去,多读书才会有出息 。”奶奶是位地地道道的老农民,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她这句话却时而萦绕在我的耳畔,她那朴实而充满慈爱的话语仿佛苍茫无垠的大海上高高耸立的灯塔 ,为我追梦的小舟指引着方向。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我们认知万物、提升自我的媒介,是登上梦想舞台的基石。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从不缺乏刻苦读书从而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动人典故。三国时期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吴下阿蒙;汉朝的朱买臣和隋朝的李密让“负薪挂角”广为流传;晋朝车胤和孙康的“囊萤映雪”成为后人读书典范;汉朝匡衡的凿壁借光更是让人钦佩;还有由“目不识丁”到皇帝谥其“勤果”的张曜拜妻为师,终成学问。他们都通过刻苦读书学习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近现代以来更是无数仁人志士在读书中洞悉时势,为民族振兴抛头颅撒热血,从而换来华夏儿女的觉醒,实现振兴中华的梦想。淌漾书海,我仿佛听到了谭嗣同断头台前那嘶声呐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又似乎看到了紧锁眉头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双眸中透露出的睿智和坚毅。眼前还隐隐约约出现青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穿梭的身影,正是因为汲取了无数优秀文学作品的营养,才成就了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才有了其指点江山的雄韬伟略,才昂首阔步带领中华儿女圆了建设新中国的世代梦想。

  现如今,浮躁的社会风气、无名生活的压力使出浑身解数让读书离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远,这无疑在我们梦想征程上布满了荆棘,拉长了人们通往梦想的距离。据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比起国际上阅读量高的国家,例如以色列,年人均阅读60多本,俄罗斯和美国也能达到50多本,日本40多本,我们国家人均不到5本,存在巨大差距。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代,读书这种精神层面的业余生活如秋后的落叶,在风中凋零。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不禁产生了逆时代的疑问:“难道人类在退化?”大多人们每天在为物质生活奔波,闲暇之余也只考虑让形体放松一下,疏不知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想同样需要休息,同样需要营养,同样渴望成长。我不断听到有人抱怨:“中国人缺乏信仰!”对此我只想问:“你自己寻找过信仰吗?”我们都会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人的思想升华。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寻找着信仰,追逐着梦想?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了书,就要学以致用,不能仅滞留于读书。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会上曾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作为中建路桥人,我们肩负着跨越式发展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新时代的骄子,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我们要践行冰心说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己 ,用智慧开启实现中国梦的大门,带梦想扬帆启航!

  (乔月江)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路桥微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地址:石家庄建设南大街38号 邮编:050001 电子信箱:sinorb@cscec.com

Copyright ©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冀ICP备05030520号-1

版权所有: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