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有感

发布日期:2018-08-22
【字体:打印

张佳欢

用一天时间读完《梁家河》,就好像夏日夜里奶奶扇着蒲扇讲的新鲜故事;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品味《梁家河》,就好如品尝到酿酒老农珍藏的甘醇老酒;用一生去感受《梁家河》,应该就好像春天的甘雨,沁人心脾;夏天的微风,抚慰心伤;秋天的黄昏,沉淀心灵;冬天的暖阳,暖人心扉。                                               --题记

拿到梁家河是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等到我读它,便是在一周后的一个傍晚,在窗边我细细的翻阅这本书,和着鸟鸣与蝉唱,忘我的感受着习总书记年轻时的经历,读着读着书中的画面仿佛出现在眼前,很是生动。慢慢的,世界已变得寂静,我摘下眼镜揉了揉眼,不知是夏日夜晚雨后的清凉感,还是说读的《梁家河》人物与情节的简单真实,浑身很是清爽舒服。

在我看来《梁家河》就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但又稀有的一种精神,是夏日里细雨,是冬日里的暖阳,是浮躁风气里的沉淀剂,人们的确在真实感受着。

“梁家河是一所学校,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时间里,经历了磨难与艰苦,正是这些锻炼磨练了习书记的意志,坚韧了习书记的性格。

“近平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强调知行合一的人”。习总书记酷爱读书,总是在微弱的煤油灯下,读到深夜,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连吐的痰都是黑的,习总书记现在的满腹经纶,深知大义,我想很大一方面是平常用心读书积累吧。读书是了解世界的捷径,是感受人文气息的桥梁,我们一定要用书籍来补足我们的精神之钙、填补我们的阅历之空白,为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更充分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

  “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孤独。”那时候的习总书记,也跟我们一样的迷茫、一样的失落,但他在经历理想与现实对博弈之后,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回归理性,并且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点滴小事中收获不平凡,从千万抉择中收获果断。一时的困苦,成就一世的坚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种子没有在泥土里饱润甘露,哪来的破土而出。拳头没有缩回来的间距,哪来的力量与速度。学会在平淡中积聚能量,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正当其时。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路桥微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地址:石家庄建设南大街38号 邮编:050001 电子信箱:sinorb@cscec.com

Copyright ©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冀ICP备05030520号-1

版权所有: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