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晓东
新的血液会为身体补充养分,新的知识会滋养人的心灵,新的面孔会活跃人们的视神经。是的,没错,就在这个被全国人民所戏谑的“毕业季”——每年的7月。有无数的新鲜面孔走进了中建路桥,有无数的学校精英加入到养护公司这个大家庭中来。
既然是精英,自然就行行感兴趣,篇篇佳作出。看来很多新员工都对写作感兴趣,不管是为了稿费,还是为了让更多地人尽快地认识自己,或者单纯热爱写作。选择了写作这条路,就要为止持续不断地努力,争取早日写出更多更好地作品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几个写作小窍门吧。
“为什么我整天投稿。可我的稿件还是无情地被退回到垃圾箱?”
“其实作为一个编辑来说,每天的审稿量是你无法想象的,每个编辑打开邮箱,最先看到的就是你的标题。
如果你的标题无法吸引编辑的注意力,他不会花费时间打开你的文章,你千辛万苦写出来的文章,很大可能因为不够亮眼的标题,和中稿的机会失之交臂。”
标题好比一篇文章光鲜靓丽的外表,人们只有会外表感兴趣,才会有时间有品位地了解一篇文章的内涵。
看得多了,记得多了,写标题的感觉就来了。想要写出好标题,先学习名著或者佳作。
“什么?”我精心准备的文章又没有上稿,我要,我要从心底划个圈圈诅咒小编,怎么永远是我的稿件上不到头版头条?
有上述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很多编辑,经过千百次的淬练,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如果一篇文章只是抒发个人的感受或者记录自己当下的生活,那么我建议这样的文章不要拿来投稿。因为投稿不是“拿来主义”,媒体也不是只有你一个受众,媒体的运营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特别是一些新媒体、自媒体运营,比如微信公众号、微电影、抖音公众号;假如你的文章没有引起读者共鸣,也没有使得读者增加相关阅历和知识,你的思想也没有和绝大多数读者产生碰撞。基于这样的情况下,我想说,请问某些人哪来那么多自恋的想法,认为小编一定会采用你的文章呢?
问大家一个问题?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写作之前,连这个最基本的方向都是丈二摸不着头脑。写作的目的是传播观点,思想,见解,文章起到了媒体与读者的媒介作用,是它们的“媒人”。
好文章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逻辑缜密,让人能够清楚地领悟到文章的内在思想与核心价值。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让人脑中空空,看了半天不知为何物。一篇尚未看完,心中呜呼哉!编辑误我,还我流量!还我时间!还我心情!此处省略五百字!
好的文章一定要结构分明、层次清楚,更要言之有物。作者在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主要观点,几个次要观点来写作。知道每一段要写什么,从而去寻找适当的素材填充进去。
写作的时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要东拉西扯,跟题目和观点无关的事情,千万不要写进来。
By the way ,对于不同的文章,比如写景叙事抒情,杂文散文甚至新媒体,不同的文章有着决然不同的受众群体。以何种写作手法进行写作,这一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啦!在这里,希望大家在写作这条注定不平坦的路上,早点走过荆棘遍布的荒野,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的山顶上!
即便暂时处于低谷,也永远不要低下注定高傲的头颅!唯有努力,精心打磨自己的人,注定会告别平凡,因为就算是沙砾也能变成璀璨的宝石。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