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梁家河》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8-08-02
【字体:打印

周龙乾

知青,知青。知为力量,青是未来。一段岁月,成就一段人生;一场经历,感动万千百姓。其实读得是仅仅是一页页光滑的书纸,品得却是百态众生,最终留下的便是那段岁月满满的存于心间而沉淀下来的精华。

月非是故乡明,家已在千里外。风不渡相思曲,人已是关中汉。十五岁到二十二岁,这是人这一生最灿烂不逊的年纪;七年,这是一个不长但是足够让人笃定价值观的时间。那年,简陋贫穷的小村庄用能拿出来的最好的口粮来迎接二十多个下乡来的“高干子弟”,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为什么来,来了又真的能做些什么。就像他们不知道,这些知青中有一个人将改变他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整个中国,这个人的名字叫做——习近平。

我想,即使是四十年后已然成为国家领导人的“近平”,在十几岁刚下乡时也不是没有过迷茫。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陌生的地理还有那不知何时才能完成回家的梦想,这一切都是高高的墙,堆在四周不见光。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失去希望,他与当地的百姓融在一起,成就了一个真正为百姓谋福的好榜样。那年的陕北大地月光明亮,连过往的风都在见证着一名合格领导者的成长。

从陌生到熟悉,从默默无名之辈到百姓心中的信任对象,背后付出的是那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和每次遇事时亲力亲为的果敢。好友“苦口婆心”地劝他离开去参加高考,去过本应该轻松简单的生活。他只是坦然地说道“以后要是走不了,我就在这里呆吧,我本来就是农民。”肺腑之言即为初心,在尚还稚嫩的脸庞上浮现着的却是足能照亮整个陕北大地的光芒。

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青年党员到总书记;从西北到华北,从东部地区到北京;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是真真正正实干出来的总书记。

来即是山河晴,去也留得满天星。在那终须一别之时,一方小小的窑洞却拴住了他与百姓不舍的心。他把自己年轻的热血洒在了这片黄土地上,老乡们便将自己最淳朴的心献上。在这段满是回忆的知青岁月中,让他惦念着的不仅仅是黄沙满地,更多的是那些无法割舍的鱼水之情。

他说,青年时期价值取向不仅仅影响个人成长,更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他说,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干,得到真正的知识;他说,要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他说了很多,但做得更多。那一件件为民办的实事、一个个创新发展的想法诞生,都汇聚成了一条长河。它没有尽头但是追其源头便是在那一个偏远落后的小村庄,那里便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习近平的思想不论在政治亦或是经济运营上都是值得借鉴的,与实际相结合,实地考察,事必躬亲,只有不断摸索着前进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和品格,我们要以总书记为榜样,立足岗位踏实工作。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路桥微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地址:石家庄建设南大街38号 邮编:050001 电子信箱:sinorb@cscec.com

Copyright ©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冀ICP备05030520号-1

版权所有: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