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8-08-08
【字体:打印

刘旭波

“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以后到达梁家河以后说的话。梁家河,以前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山村,农民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年幼的习近平来到了陕西这个山村里当知青。在那个年代,对于城里娃的习近平来说,肯定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不会让人产生留恋。

受父亲习仲勋和共产党的影响,习近平表现出的完全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该有的精神和气质。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要为人民做好事的信念,这一点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从书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在插队的七年时间里,他读了非常多的书籍,而且不是那种潦草的读。吃饭的时候,放羊的时候,睡觉的时候等都在捧着一本书,而且认真的将书里的东西仔细思考,转化为自己所用。一个年轻的城里人来到乡下,不但没有抱怨世道,没有抱怨痛苦,而是所有苦活累活都抢在前面干,这样一个朴实勤劳的人得到了相亲们的一致好评。用书里的话说就是“这后生了不起啊”。

从习近平书记当知青的经历中,我们值得反思自己的有太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见到小时候伙伴时说“什么样的苦我们都吃过”。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吃的苦远不及习总书记,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什么。当年的梁家河村里人也好,一块工作的知青也好,都从习书记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处事的道理。习总书记的七年梁家河生活深深的影响着这个昔日里落后的山村。

从自己的角度来讲,作为普通公民、中建路桥的一份子,我要做的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做有益于百姓,有益于公司的事。将习总书记吃苦耐劳,热爱读书,诚心为民,谦虚可靠的良好美德发扬下去。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路桥微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地址:石家庄建设南大街38号 邮编:050001 电子信箱:sinorb@cscec.com

Copyright ©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冀ICP备05030520号-1

版权所有: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